---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城市

十年发展铸造幸福南通

 
    2012年10月,在“科学发展在江苏•成就辉煌看十年”党报环省行的大型新闻行动期间,南通市市委书记丁大卫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用数字总结了南通十年发展。“2011年南通市全市GDP比十年前增长了5.2倍,财政总收入比十年前增长了13倍;‘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是‘十五’时期的3.6倍;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十一五’增幅居全省第一。”
而在数字南通的背后,更令记印象深刻的是“幸福南通”的发展思路,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南通始终把造福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南通巨变带来的成果。数据显示:“十一五”的五年,全南通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88.3%和80.2%。五年中,南通完成了区域性供水、住房保障等为民实事工程58件132项,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十大类二十二项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标准五年分别提高了67%和180%。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对南通而言,沪通铁路等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将开工建设,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显著提升,将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2010年,南通崛起江北首个县市小康群,完成了第一个率先。当下,它将继续扬起科学发展的风帆,全力向“实现现代化”的第二个率先进发,它誓将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建成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桥港建设掀巨浪,打下幸福基石

 

    “靠江靠海靠上海、承南启北”是南通独特的区位,也造就了南通独特的发展优势。新世纪以来,南通抓住机遇,奋力打造过江通道,全面推进海港建设,昂首迈入“桥港新时代”。
     2008年,苏通大桥通车,南通彻底告别了“南不通”的尴尬,成为上海一小时交通圈、经济圈、都市圈的核心城市。2011年,崇启大桥通车,南通名副其实地成为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崇启大桥被称为“长江入海第一桥”。2013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沪通铁路项目可研报告已获得正式批准,成为改善南通交通格局、提升门户城市功能的又一重大利好,建成后的沪通铁路将彻底告别长江南京下游300公里没有直接过江铁路的历史。
2003年以来,南通全面实施“沿江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战略,港口进入江港、海港联动跨越式发展得新阶段:2007年11月,洋口港区人工岛建成。2008年9月,江苏大唐吕四港电厂煤码头完工,全长54公里的吕四港区进港航道成。2008年11月洋口港区初步通航。    

伴随海港通航,南通迎来了波澜壮阔的“江海时代”


    南通的产业结构在这未有的巨大机遇前已经悄然改变,一大批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南通以轻纺、化工等传统行业为主的单一格局加速转型,船舶修造、新能源、重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发展明显加快,6大主导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元。最引人关注的是船舶产业,从过去的敲敲打打、拆拆小船,到现在已经实现了“千万载重吨、千亿产值”的“双千”目标,成为全国第二大造船基地、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产业集聚标准化示范区、船舶国家级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船舶出口基地,海工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被列为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态建设引活水,创造幸福家园

    2006年,是南通生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南通迈入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这一年,生态市创建正式启动,生态南通建设大步前进。2012年,生态南通又翻开了新一页,“生态创建江苏江北领先、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写入了南通市党代表会议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近五年来,南通市共否决和劝退污染项目近400个,涉及投资额近80亿元。大力度开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98座,污水主管网887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122.6万吨。曾经困扰居民的姚港化工区等搬离主城区后,实现了搬强、搬优。脏乱的“城市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园博园、环保公园等一批高水准公园、清泉广场等40多出精品园林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好场所。
    与生态建设相呼应的是,南通十年对民生的投入,真正把造福民生当成发展之本,在营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南通下外在环境时,让老百姓从个体出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得成果。10年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开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十大体系”建设、民生投入、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支出比提高到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94元、11730元,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保障性安居工程技术能和力度加大,廉租房租租金补贴、实物配用以及经济适用房补贴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管理出新意,闪耀幸福面孔

 

     “来到南通市,犹如来到了‘道德百花园’,20年来,南通每年开展评选精神文明典型活动,产生了400个典型,铸就了南通文明城市的‘精、气、神’。其中,无红包医院、莫文隋等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广,产生良好反响。”这是2007年《人民日报》对南通市精神风貌发出的赞叹。而这种和谐背后,正是南通市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实践结出的硕果。“社会管理,人是核心,把人的因素考虑充分,把人的关系理顺,就抓住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这也是南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紧抓不放的一根主线,”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
    2012年2月,南通市成为江苏唯一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和重点典型培育城市,十年来,南通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人人都享有了基本保障。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现代科防、基层基础建设等社会管理“南通模式”成为靓丽的城市品牌。2011年,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与南通大学合作,进行了《关于城郊居民个外来人口需求》的乡土调查,街道党委根据数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分重点逐一解决。这是南通市畅通表达渠道,加强群众自治的又一生动注脚。
    今年32岁的夏效凤,2008年调到上海携程旅行网公司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服务联络中心工作。她介绍说,目前住在政府为外来务工人员兴建的集中居住区“四海家园”小区内,条件特别好,就像家一样。孩子今年10岁,在附近的实验小学上学,还不用交借读费。而对媒体而言,更加印象深刻的是,这座现在不断涌现的“中国好人”:94岁的离休干部宋英捐资100万元,设立基金会向特困党员和贫困生发放善款;28岁的通州建总集团第十公司周江疆两入火海抢救员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本地人”与“外地人”,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向我们展示了南通这座城市的幸福魅力。


 

 

上一篇:苏州:园林之城
下一篇:奋进中的宿迁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