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管理 >> 专家专栏

揭批星巴克为何反遭讥笑

    想“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曾被视为小资生活方式之一的星巴克近日遭央视痛批,称星巴克咖啡在中国的售价最贵,成本不足4元的中杯拿铁咖啡,在北京卖27元一杯,比伦敦贵了近3元,比印度孟买贵了近一倍。

  按常理,媒体揭批某种产品价格畸高,应该受到消费者的称赞才是;成本不足4元的咖啡卖到27元,如此暴利应该引起群情激奋才是。然而,央视对星巴克咖啡的揭露和痛批,不仅没有引来多少叫好声,反而招致一片讥笑声,不仅没让星巴克成为“过街老鼠”,反倒是报道本身乃至央视成为众人质疑的对象。质疑者中有大V也有普通网友,有专家学者也有一般消费者,连新华社也公开发文表达异议。这一“反常”现象,颇为耐人寻味。

  首要原因,应该是央视找错了揭批对象。星巴克咖啡是一种市场化产品,与垄断无涉,价格随行就市,消费者有着充分“用脚投票”的权利——你若嫌它太贵,可以拒绝光顾,选择其他咖啡饮品;你若愿意光顾,说明可以接受它的价格,或者认为价格之外有吸引你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愿打愿挨”,一切由市场无形之手调节妥当,根本不需要瞎操心。反之,那些垄断产品畸高的价格和利润,才应该成为媒体操心的对象,比如供电、供气、供暖、成品油以及电话费、银行收费、医药价格等,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仅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或多或少存在垄断,并因垄断导致高价。不去揭批垄断高价,却大动干戈地拿一个市场化产品说事,难免给人“欺软怕硬”之感。

  其次,报道中存在常识性错误。任何一种产品,其价格不仅由成本决定,而且由供求关系决定。对于市场化产品而言,供求关系则是更大的决定因素,致使价格经常偏离成本。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上出现过“蒜你狠”、“姜一军”,也经常出现“ 贱伤农”,都是价格严重偏离成本的表现,难道你要一一加以痛批?同样,一杯咖啡成本不足4元,这不是痛批星巴克的理由。何况,一杯咖啡的成本显然不只是原材料价格,房租、设备、水电、人工、广告、税费等支出最终都要摊进咖啡的价格里,而城市繁华地段的房租是很贵的,人工费用是不断上涨的,中国的税费是较高的,这些成本却被央视选择性遗忘了。更重要的是,人们花27块钱购买的不只是一杯咖啡,还有体贴周到的服务、幽雅舒适的环境,以及随意消磨多长时光的过程——花27元就能和朋友坐在幽雅舒适的环境里聊一个下午,难怪人们不嫌星巴克咖啡贵。

  再次,可能就要涉及形象和公信力问题。星巴克咖啡虽然价格较高,但人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得挑,多年来在中国积攒着人气,也不断积累着商业形象和信誉。反之,某些媒体却不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公信力屡遭诟病,网友们甚至发现,有些媒体从来不揭批自己广告客户的产品,总是拿不在他们那里做广告的产品开刀,这莫非是一种巧合?

  央视揭批星巴克咖啡反遭众人讥笑,遭到央视痛批的星巴克咖啡却受到众人力挺,个中滋味,值得细细品味。

上一篇:周鸿祎:传统企业如何面对互联网
下一篇:艺术家陈敢权:戏剧需要看 更需要感受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